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

語言接觸理論

語言接觸演變理論也許大宗就分

Thomason (2001)、van Coetsem (1988, 2000)、陳保亞(1996)等。

前兩者主要是基於對母語是否等於優勢語言的看法不同,Thomason幾乎固著地認為只要母語仍在,一定就是base,任何加諸母語成分的東西都是借用。van Coetsem則是一開始就認為語言優勢是會轉換的,一個人的母語不等於優勢語言,可能隨著移民或生活使用數量差別而改變。

陳保亞的看法,則是介於兩者之間甚或有ㄧ些雜揉,難以完全解析的部分。

因為三方看法的差異,所以,也造成讀者或後起的分析者,必須完全釐清他們立場的差別,才能進行後續論證。

又,漢語方言接觸的問題,又加上一個,方言接觸和語言接觸是否等同?方言接觸演變是否和koineization相關?

我想,好好釐清這些觀點,應該是進行語言接觸分析前必須要有的基礎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想問您一個問題,據我觀察一個母語里沒有撮口呼的人非常難習得撮口呼。為何您會認為莆仙方言中的前圓唇元音[y]是來自福州話或官話影響?現代閩南諸方言確實沒有撮口呼,可是在閩南方言的歷史上的某個時期,是否存在過撮口呼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以你的說法,所有相對難習得的語音都是固有的?不會是外來的影響?

    回覆刪除